溃疡性结肠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入梅梅雨季要防霉更要防梅雨病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扬州今天正式入梅。“梅姑娘”来袭,闷热和潮湿将会成为近期天气的“主角”。“湿哒哒”的天气不仅影响出行,还会影响着市民的健康。梅雨季需要预防哪些疾病?记者邀请专家为您送上《梅雨季健康手册》。

气象部门提醒:今年“梅姑娘”有点“暴力”

昨天下午,气象部门官宣:扬州23日入梅。特别提醒市民,今年的“梅姑娘”有点“暴力”。

官宣

扬州今日入梅

昨天,江苏省、扬州市先后官宣,江苏入梅了、扬州入梅了!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扬州市23日入梅,入梅比往年略晚,常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9日。梅雨雨带呈南北摆动特点,期间多强对流天气,并有明显降水间隙和阶段性高温。预计7月中旬前期出梅,较常年略晚(常年为7月10日),平均梅雨量-毫米(常年梅雨量毫米)。

专家分析认为,虽然每年都有梅雨,但“梅姑娘”性格从来都不一样,今年长三角地区的梅雨就有点名不副实。比如,上海自12号入梅以来已经连续8天没有大范围的降水天气,气温还一路走高,梅雨季仿佛成了“没雨季”。而我市的“梅姑娘”呢?简单说,年扬州的“梅姑娘”不走婉约路线,大概属于“来得晚、走得晚”,干活(梅雨)不一定多,但脾气却不小。

而这样具有“明显降水间隙和阶段性高温”的天气过程,也会让市民们深深体会夏日室外“桑拿”的蒸煮感。

预报

今明雨量可达大到暴雨

气象部门预计,23日-24日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可达大到暴雨,主要降雨时段集中在23日-24日清晨,期间可能伴有8-10级雷暴大风;25日-26日有雷阵雨,局部雨量大,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6日后期-27日为降雨间隙期,28日-30日仍多降水过程。

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出门需防范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以及雷电大风、强雷电等天气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设施农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夏种作物还需做好田间管理。

具体预报如下:23日,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可达大到暴雨,西南风4-5级阵风6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8级,最低气温:28℃到29℃,最高气温:33℃到34℃。24日,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最低气温:24℃到25℃,最高气温:31℃到32℃。25日,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最低气温:25℃到26℃,最高气温:33℃到34℃。记者陈洁文

小心

心梗频发

医院了解到,近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医院心血管内科最近接诊的急性心梗患者较多,以中青年患者居多。“不要觉得心血管疾病只有冬季才会高发,根据以往病例情况,其实梅雨季,气压比较低,也容易发生心梗,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何胜虎解释,气温高、气压低,就会造成大量出汗,皮肤蒸发水分快,造成血管血液浓缩,如没有及时补水,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小心

风湿病复发

纵观往年梅雨季的影响数据,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患者较往常会多两成左右。虽然中老年患者是风湿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但近年来,风湿病患者逐渐年轻化。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国青表示:“梅雨季节因空气湿度大,温差也大,晴雨交替变化又快,极易诱发风湿病。”

小心

闷出皮肤病

梅雨季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湿疹、虫咬皮炎等皮肤病。此外,在梅雨季节霉菌活动最为猖獗,虫咬性皮炎等皮肤病也会增加,细菌类感染引发的脓疱、真菌感染的甲沟炎也易被诱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燕华介绍,在梅雨季节,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发作很常见,如湿疹、虫咬皮炎、荨麻疹等。湿气重、气温高是诱发湿疹的重要气候因素。

小心

呵护胃肠道

进入梅雨季节后,雨水增多,湿气上升。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梅雨季节,墙上会发霉,空气中湿度高。中医上常讲,人体湿气重。这时胃肠道疾病高发。”昨天,医院内镜中心主任、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邱伟表示。

邱伟说,近来气温较高,气压较低,空气湿度高,已有不少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患者前来就诊。“他们脾虚、胃胀,常有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

有基础疾病需按时服药

支招

何胜虎建议,应适时补充钾、钠,维持电解质正常。另外,夏天室外热,房间里空调凉,这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患者是极其不利的。身处的环境应尽可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开空调不能过冷,以身体一动就微微出汗为好。“最重要都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量,绝不能擅自减量或是停药。”

“一般心慌、胸痛,很可能是心梗前兆。”何胜虎提醒,除典型的胸痛、胸闷,有濒死、压迫感,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外,有时心梗患者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建议,如果平时有不良生活习惯,劳累、熬夜的,特别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群,平时要随身携带心脏病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要就地休息,含服药物,症状持续半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要及时拨打。

防寒防潮控制高脂饮食

支招

李国青建议,我们必须在生活起居日常调理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防寒防潮,尤其要注意肩腕肘膝等关节的日常保暖防护,住处应干燥明亮通风,防雨防水。控制高脂饮食,痛风患者尤应注意禁食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啤酒等。

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平时脾胃不错,可以适当吃些温性或温补性的食品如:羊肉,牛肉,狗肉,姜、葱、米仁、红枣、绍兴酒等。

适宜的运动,尤宜身体微微出汗而无特别的疲倦感为宜。

清淡饮食注意防晒

支招

“高温+高湿+阴雨”是梅雨季的标配。由于空气流动性差,湿度高,更有利于霉菌、螨虫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极易诱发各类皮肤疾病。而随着夏季出汗增多,户外工作或是汗腺分泌旺盛的市民,也容易出现季节性皮炎。

李燕华建议,近期要勤换衣服,外出注意防晒,减少皮肤暴露,同时也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和过甜的食物。出现不适症状时,不要擅自用药,一方面皮肤保持清爽干燥,还是要及时就医。

不吃冷饮不喝冰镇啤酒

支招

梅雨季如何呵护我们的肠胃?邱伟建议,市民特别是脾胃功能较差的人,不要吃冷饮,冰西瓜、冰镇啤酒等。“过冷的饮食对脾虚胃寒的人伤害很大,很容易引起胃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注意空调的使用。室内外温度不能相差太大,建议空调调至28摄氏度左右。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比如铁棍山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吃或不吃油腻荤腥的食物。“可以吃点小荤,如精瘦肉、鱼、虾等”。适当地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即可。

通讯员苏宣傅轩董娟

记者陆康洁张庆萍王诗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