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修美乐已获批16个适应症,成就超百亿美元年销售额,创下自年上市以来累积销售额达亿美元的记录,自身免疫药物治疗市场还远未被满足,全球自身免疫治疗市场在5年内会达到亿美元。在修美乐专利过期之后,包括白介素和JAK抑制剂等其他靶点药物将在自身免疫药物研发中如何前行?
全球自身免疫市场预测
继续追逐修美乐建立的市场
修美乐建立的自免疾病市场分为三大块,风湿免疫、皮肤和胃肠道。艾伯维目前有2款自免管线药物,JAK1抑制剂Rinvoq(upadacitinib)和Skyrizi(risankizumab)来加固修美乐主要自身免疫适应症,这两个产品在年合计销售额达23.2亿美元,已获批的适应症分别为银屑病和RA。从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看,进一步开发方向包括赛道拥挤的银屑病、炎症性肠病(IBD)和新崛起的特应性皮炎。
艾伯维的主要自身免疫产品临床开发
在RA之后,银屑病和IBD是目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第二、三大市场,随着对疾病机制的研究深入,白介素开始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大放异彩。
自身免疫疾病相关主要靶点
在银屑病中,领先的Th17通路抗体产品为最早上市的强生的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和诺华IL-17A抑制剂苏金单抗(secukinumab),紧接其后的还有礼来的伊珠单抗(ixekizumab),强生的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和艾伯维的瑞莎珠单抗(Risankizumab)。
银屑病和IBD已上市药物
传统抗TNFα抗体对银屑病患者的第12周PASI75缓解率只有50-70%,且诱导结核复发的风险较高,而后上市的白介素类抑制剂将PASI75缓解率提高至80%左右。IL-23目前看上去是斑块状银屑病的主谋,IL-23浓度升高可以激活病理性Th17细胞,而对IL-17生理浓度调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无影响,所以IL-23抑制剂目前看起来也许是更优的选择,目前艾伯维的Risankizumab最晚进入市场,但是在今年初公布的头对头试验中,Risankizumab显著优于secukinumab,主要有效性终点PASI90评分在52周还能达到87%。Th17抗体新药在银屑病市场想要有一席之地,难免会需要进行头对头一战。
在IBD现在的治疗市场相对银屑病来说,目前竞争没有那么拥挤。强生的类克(英夫利昔单抗)是自年以治疗克罗恩病体征和症状以来就开始在IBD开始建立市场地位,而后陆续获得批准用于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的诱导及维持治疗,类克在IBD的成功为开端,因此后续IL-23产品ustekinumab都首先向IBD扩展。在这个领域IL-23最大的对手是整合素单抗,包括武田的靶向整合素α4β7单抗vedolizumab等。
由于IL-23抗体目前在银屑病和IBD领域都展现了良好疗效,市场的拥挤程度也影响着开发重点,今年礼来的IL-23抗体药物mirikizumab尽管在银屑病III期也获得了成功,但放弃了在这一领域继续开发的计划,开发策略转而与艾伯维和强生在IBD领域竞争,其分别处于2/3期溃疡性结肠炎试验中研究IL-23药物为瑞莎珠单抗和古塞库单抗,但这些试验的主要完成日期为年,礼来有机会领先于其他IL-23抗体药物先上市。
JAK抑制剂加入混战或开辟新战场
JAK抑制剂的竞争一方面是也在与白介素争夺市场,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银屑病。另一方面是在开辟新的适应症,JAK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和斑秃中都突显了疗效。
第一、二代JAK抑制剂主要在JAK1、2、3靶点上开发。目前从公布的临床结果看,与已上市的Tofacitinib和正在提交上市申请的Filgotinib相比,upadacitinib在溃疡性结肠炎诱导试验中的数据看起来更优。在已完成的U-ACCOMPLISH和U-ACHIEVE试验中,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生物制品治疗,第8周临床缓解率在26-33%,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4-5%。而此前filgotinib在SELECTIONII/III期试验中,仅在未经生物制品治疗的患者人群中达到类似的疗效。
而目前TYK2特异性抑制剂进攻另一自免大人群——银屑病,目前还没有JAK抑制剂获批。BMS是最早把赌注押在JAK家族的高选择性的TYK2的公司,在BMS于4月公布了Deucravacitinib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两项关键Ⅲ期,名为POETYKPSO-1和POETYKPSO-2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评估每天一次口服Deucravacitinib6mg16周PASI75能分别达到59%和64%。这个数据与白介素类抑制剂虽然还有一点差距,但是在小分子药物中已经成为银屑病最优选择。此外还在进行银屑病关节炎、溃疡性结直肠炎的II期试验。
POETYKPSO-1和POETYKPSO-2临床试验结果
特应性皮炎的市场潜力在赛诺菲的IL-4/13抑制剂dupilumab的成功才被发掘,年销售额已达40亿美元,将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标准提高至EASI-75(湿疹严重程度较基线提高至少75%),目前从III期试验结果横向比较看,首个在欧盟批准治疗AD的JAK抑制剂baricitinib疗效没有特别亮眼,而辉瑞的abrocitinib和艾伯维的Upadacitnib三期试验都将单药IGA0/1或EASI-75的有效性终点提高至约40%以上。目前FDA对于JAK抑制剂安全性的担忧,也推迟了包括特应性皮炎在内的适应症批准。
JAK抑制剂与生物制剂单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对比
斑秃市场因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的JAK抑制剂都获得了FDA突破性疗法认定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