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怀在哪里出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50603/v6vjemb.html#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今天听了广东中医药大学的潘教授的,有关于从三个方面祛除体内的湿气,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做了个笔记,并分享给热爱中医的朋友们,大家有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下哦!
潘毅教授从体质、食材、中成药、物理祛湿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去除体内湿气,而又不损伤体质的情况下,让身体舒服而健康。
湿重的人,从体质的角度讲,除了知道该吃什么,还要知道不该吃什么。所以湿重的人要少吃甘甜的东西,尤其是油腻的东西跟外表黏的东西,这种东西基本是湿的。
食材:
薏米、芡实,赤小豆,黑豆、冬瓜,橙皮、荷叶、土茯苓,马齿苋,五指毛桃、这些是广东经常用来煲汤祛湿的汤料。
薏米
:属利水渗湿,但是偏寒,炒过的薏米就不寒了,可炒黄至鼓起再用。
由于薏米的利水性比较强,孕妇就不要用了。
五指毛桃:(毛桃能补脾、袪湿,能强壮、增力气)口感也还好,有奶香味,而且它是平性不寒不热。
土茯苓
:口感也不错,土茯苓有个好处,痛风的病人多用土茯苓来煲汤。
荷叶:能袪湿升清阳,让人神清气爽,还能减肥。
而且荷叶的特征很耐泡,比如你用五六克的荷叶,泡了一水二水三水四水五水,还是那么浓稠。
药物祛湿(急性)
一些常见病,
我们也可以用中成药来处理一下,
比如急性胃肠炎或者胃肠型感冒,
在中医通常就分两型,怎么分呢?
在湿的基础上,比如呕吐,大便稀烂,但大便稀烂的是清晰的,偏白的。这个,一般属于寒湿,这个用{霍香正气丸}
另一种,大便烂,但大便烂得很黄臭,也有黏性,有拉完想拉,拉不干净的感觉,
这个属于湿热,用中成药
{葛根芩连丸}
藿香正气丸和葛根芩连丸是对付急性的。
药物祛湿(慢性)
慢性的有脾虚内湿,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机,也容易损伤阳气,它损伤我们的脾阳。脾的特征,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它喜欢干燥,不喜欢湿的环境,在湿的环境里面它不容易运作,所以除了一般的外湿,中医还有一种说法叫作内湿。
内湿的意思是脾的运化功能不行,
不能把体内的水湿有效地运转,
叫做脾虚生湿。
用大白话说:当你的湿漫延时间比较久,基本上属于脾虚生湿这个环节,
中医用的中成药是,
参苓白术散
(治疗脾虚有湿的)
物理祛湿
除了药物和食物,还有艾炙的方法,
最常用的就是一个穴位就是肚脐。
肚脐也叫神厥,
这个地方一艾炙进去就是温脾补脾,促进水液代谢,水液的运转。
还有就是拔罐也可以祛湿,但是要注意,要看你的轻重程度,
因为拔罐是把里面的东西向外,
其实有点是泄的,所以假如拔罐拔了点时间,
你觉得自己体力下降了,有点虚虚的感觉,你就要停下来,或是间隔长一点。
学习中医,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让身体更舒服地为我们效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