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IBD)是慢性肠道疾病,一般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亚型。溃疡性结肠炎局限于结肠,浅表黏膜炎症向近端连续延伸,可导致溃疡、大出血、中*性巨结肠和暴发性结肠炎。而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分,病变通常不连续,以透壁性炎症为特征,可导致纤维化狭窄、瘘管和脓肿等并发症。虽然我们已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之间观察到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但对导致这些不同临床表现的基础病理生理机制仍缺乏全面了解。此外,除这两种IBD亚型外,可能还有其他异质性。IBD的治疗手段包括非靶向疗法(如氨基水杨酸盐、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以及通过以下机制之一发挥作用的靶向生物疗法:中和可促进炎症(如抗TNF抗体)或者驱动特化免疫细胞亚群分化和功能(抗IL12和抗IL23抗体)的细胞因子,阻断这些通路下游的信号传导级联(如JAK抑制剂),或者调节淋巴细胞迁移(如抗α4β7整合素抗体)。IBD异质性可能是导致生物疗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IBD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复杂的遗传、环境、上皮、微生物和免疫因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去年12月31日发表的综述介绍了上述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NEnglJMed;:-)。我们在此发布综述简介。阅读全文,请访问NEJM医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