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动不动就满头大汗,都要你补补身子,中医常 [复制链接]

1#
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818/9328952.html

大家好,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腹痛、腹胀、反酸、便秘、烧心、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脾胃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脾胃湿热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脾胃湿热又被称为中焦湿热,其病因主要是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者由于湿邪阻遏,郁热难以散发,会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临床上也经常会见到一些脾胃湿热的病人,整天满头大汗的,全身感觉到燥热。

其实,除了头上出汗这个症状以外,脾胃湿热者还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面目发*:由于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可见面目发*,如橘子色,舌苔也会变得*腻

2.渴不喜饮:湿热蕴脾上蒸于口,会引起口苦、口干,渴不喜饮

3.大便溏稀:湿热下注肠道,导致肠道气机不畅,引起大便黏腻、溏稀

4.小便短*: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赤短,色*

5.肢体困重:脾主肌肉,若脾被湿热蕴结,留滞肌肉,会阻碍经络气机运行,导致四肢困重,身倦乏力

6.其他症状:湿热蕴结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想呕等

引起上述症状的原因多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导致脾胃虚弱,长期造成脾胃湿热。

1.外感湿邪: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燥易患燥病,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若不慎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就成了湿热。

2.饮食不节:无节制的饮食是最伤脾胃的一个原因,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饮食,无规律的饮食,会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气滞、湿阻等日久会化热,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水湿停留过久最终会导致脾胃变得湿热。

3.情志因素:“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肝胆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肝失疏泄,使气机运行受到阻碍,脾升胃降失调,脾是健运生湿,湿郁化热,就形成了湿热。

调理脾胃湿热的方法有很多,中药、针灸、按摩、代茶饮等,今天分享三个穴位,每天按一按,有助于清热利湿。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具体位置是膝下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在正常仰卧位或座位时,膝盖内侧横纹向上能摸到一块凸起的骨头,沿着骨头下方和内侧摸,就能摸到凹陷处。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手指按摩阴陵泉穴80~次,每日早晚各1次。该穴为合穴,能健中宫、促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有温中运脾的功效。

承山穴:“承山”的意思是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处固化。承山穴有祛湿升阳、理气活血的作用,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因为承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阳气旺盛,其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即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

很多人按摩了承山穴之后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则表示体内有湿气。通过按摩一段时间承山穴后,会感觉身体微微发热,这也是膀胱经的阳气在发挥作用。

丰隆穴:丰隆穴是足胃经与足脾经的络穴,因为足胃经谷气隆盛,至此丰溢,穴上肌肉丰满而隆起。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约30cm处,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按摩此穴有平降胃气、化痰利湿、升清降浊的功能,既治疗气机逆乱的脾胃经循行线上的表证,又治疗脾胃脏腑的里证。

按摩丰隆穴时只需要拇指或中指指端着力,稍用力在穴位揉动,即可起到和胃气、化痰湿的作用。另外,此穴还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不过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你也有脾胃湿热的情况,平时在家休息时不妨试试这几个穴位按摩,有益于脾胃湿热的辅助治疗。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有朋友还有脾胃方面的疑惑,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脾胃科龙俊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