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便不好是脾的问题病案分析之慢性结肠炎
TUhjnbcbe - 2021/5/4 19:23:00

文XX,男,18岁。病人主诉:腹痛多年,不定时加重,便溏,每日大便3-5次,去医院,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同时伴有乏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滑。辨证为:脾胃虚寒、脾虚不运,久痢虚泻。方用“归脾汤”+“参苓白术散”加减,服用15天后痊愈。

脾胃是我们身体的中枢环节,他们合在一起的气叫作中气。所以不管是胃弱还是脾虚一般都合在一起说。脾为后天之本,脾有吸收水谷精微并将之化生为气血津液、填补肾精的功能,然后肾精又可以转化为肾气提供全身,所以脾是后天之本。那么脾的运化功能不好,就是“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谷食,吃进来的东西不能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就会出现吃多少拉多少,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脾胃虚弱不能升清,清气在下,精微下流,就会导致腹泻便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脾胃阳气虚衰,不能腐熟水谷,精微气血无法渗灌营养经络,导致阳气虚损更重,所以出现手足寒冷。因阳虚气滞,无力盛举,股脉沉无力,脾失建运,内生痰饮故沉滑并现。舌淡苔白为寒湿之象。

方用:“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调补气血,加减温热之药,温阳散寒。

文水茂大夫(-)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接触中医,熟背汤头歌诀,随父侍诊,尤其擅长祖传中医点穴独家手法,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师于原中国人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学博士董文学教授。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家族传承的熏陶及名医名家的真传,使文大夫在几十年的行医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医院、医院医院坐诊,使无数患者获得康复。

擅长治疗妇科、胃肠道及中老年慢性疾病。尤其是月经失调、盆腔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各型胃炎、胃溃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失眠、便秘、风湿类风湿等。对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病、肾病、小儿疾病也有突出疗效。

门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便不好是脾的问题病案分析之慢性结肠炎